PCDIY!業界新聞
-
Western Digital完成對SanDisk的併購案 躋身儲存技術之全球領導者
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 (NASDAQ: WDC)宣佈其百分之百持有之子公司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已完成對SanDisk Corporation (NASDAQ: SNDK)的併購案。隨生力軍SanDisk的加入,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將透過全球優秀的團隊、深化的產品與技術平台,涵蓋旋轉磁性儲存與NVM (非揮發性記憶體)科技,成為具有廣泛儲存解決方案的供應者。 該公司亦指出,這項併購案的相關融資已圓滿完成,先前透過該融資而取得的資金,已由第三方託管人釋出予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Western Digital 執行長Steve Milligan表示:「今天是Western Digital歷史性的一刻,我們熱烈歡迎SanDisk加入Western Digital這個大家庭。這項深具轉型意義的合併,將透過豐富的產品與解決方案組合,滿足全球大部份運算與行動裝置的多元應用需求,讓我們位居儲存技術的領導者之列。 我們很興奮開始著眼於合併帶來的眾多契機,從引領創新、到為消費者提供結合雙方優勢的卓越服務。此外,我們亦將透過雙方的協同合作,實現這次合併所創造的價值、帶來龐大的現金流,迅速在我們的資產負債表上去槓杆化,為雙方股東創造可觀的長遠價值。」 在雙方團隊的合作努力下,整合工作立即展開。如同先前所宣佈的消息,Steve Milligan將繼續擔任Western Digital合併後的執行長,該公司總部仍將位在加州的爾灣。而共同創辦人-SanDisk總裁兼執行長Sanjay Mehrotra將成為Western Digital董事會成員。以上任命即時生效。 Sanjay Mehrotra表示:「隨著公司的合併,我們將更穩固公司的定位,聚焦於滿足逐年以等比級數成長的數據儲存需求。成長和變革兩者密不可分,能與Western Digital並肩作戰、共同成長,我們感到雀躍不已。身為董事會之成員,我將奉獻一己之力,讓雙方的合併發揮最大的潛能。」 在雙方的合併協定之下,Western Digital將以67.50美元的現金和0.2387股份的Western Digital普通股,收購每股SanDisk普通股。
-
【COMPUTEX 2016 – 新聞】威剛全新面貌,布局智慧聯網與電競市場
全球記憶體模組及快閃記憶體領導品牌威剛科技(ADATA Technology Co., Ltd.) 今年將以 「動力覺醒,極速進化」 為展覽主題,於5月31日至6月4日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16) ,籌畫五大主題產品區,將展出最新採用新世代製程的3D NAND 及PCIe 固態硬碟與快閃記憶體儲存方案、XPG高效能記憶體模組與固態硬碟、Apple MFi認證產品、全方位Type-C行動周邊和三防軍規外接式硬碟。威剛誠摯邀請您親臨台北南港世貿展覽館一樓J0806展位,感受創新動能與物聯商機。 因應快閃記憶體最新發展趨勢,威剛此次固態硬碟展示重點為「3D NAND快閃記憶體」和「PCIe Gen3x4」解決方案。其中3D NAND快閃記憶體具備高密度、高效能、耐用優勢,威剛將於會場展示多款應用於不同市場的3D NAND 固態硬碟產品。隨著PCIe Gen3介面固態硬碟市場起飛,威剛PCIe Gen3 x 4 固態硬碟採用NVMe™(非揮發性記憶體標準),效能可大幅超越傳統SATA介面,適合需要高速運算的伺服器需求,提供智慧物聯應用最可靠的固態硬碟解決方案。 近年來隨著機殼改裝與電競的熱潮興起,威剛高效能子品牌XPG再推新品,包括日前甫上市的XPG Dazzle DDR4 LED發光記憶體、多款XPG系列高頻大容量DDR4記憶體模組,以及高效能XPG系列的PCIe 高速固態硬碟,期望持續為電競與改裝玩家提供卓越效能的產品。除了吸引目光的酷炫外型外,現場也將實機展示令人驚豔的效能與超頻速度! 威剛將展出全系列Apple MFi認證的Lightning隨身碟、雙卡雙向傳輸讀卡機和傳輸充電線等產品,而針對USB最新介面也提供全方位Type-C行動周邊應用產品展示,包含外接式固態硬碟、隨身碟、行動電源、傳輸充電線、轉接器、集線器等產品;更有多樣化時尚設計的行動電源,包括大容量和支援QC 3.0快速充電的行動電源,齊備的行動周邊產品線廣泛支援各種行動裝置,展現威剛全系列行動周邊產品的競爭力。 會場將展出口碑三防系列: IP68防水防塵、軍規防震外接式硬碟新品和特仕版,包括最新Type C USB3.1 Gen 2介面的外接式固態硬碟,兼具快速存取與三防對於儲存設備的保護,確保資料在嚴苛的環境下也能安全無虞。 地點: 台北市南港世貿展覽館一樓 ADATA威剛展位號碼: J0806 展出日期: 5月31日~6月3日09:30~18:00 6月4日09:30~16:00
-
微軟亞洲首席安全顧問皮耶‧諾伊 揭示企業資安防護三大要點
近年來資安事件頻傳,諸如加密勒索軟體橫行、身份剽竊、資安攻擊組織化等趨勢,讓大至國家政府機關小至個人無一能倖免於難,加上行動裝置普及與社群網絡的推波助瀾,將企業資安防守戰線無限延伸、挑戰也更形艱鉅。台灣微軟為了協助企業擘劃在「行動優先,雲端至上」世代的企業資安策略藍圖,特別邀請微軟亞洲首席安全顧問皮耶‧諾伊 (Pierre Noel)訪台,除了分享全球企業資安三大趨勢:一、攻擊目標從隨機變成特定化;二、攻擊形式規模經濟化;三、使用者行為主導,並同時揭示企業資安防護三大要點:一、事前預防勝過事後修補漏洞或取回外洩資訊;二、強調使用者行為安全重於裝置安全;三、企業應提高資安管理層級並採用通過國際認證的資安服務。 無論是烏克蘭電力網路遭駭客攻擊導致大停電、孟加拉央行存放於美國聯準會聯邦儲備銀行紐約分行的存款遭駭客成功盜轉8,100萬美元、巴拿馬文件風波等資安事件,在在顯示資安攻擊已非隨機、單一的攻擊,其犯罪方式不但更加組織化且更具經濟規模,儼然成為國家安全與企業營運的另一重大危機。然而,放眼全球,相關基礎資訊建設、資安投資以及資安人才的欠缺,讓各國政府與企業高階管理人不得不重新思索雲端世代的資安佈局。 根據台灣微軟2015年受客戶委託針對涵蓋銀行、保險、運輸、傳產 、高科技、製造業和公部門等7大產業5萬多名企業內部使用者,透過使用多重手法進行總計近18萬次測試,彙整不同測試結果並交叉分析後發現:有高潛在風險易遭鎖定攻擊之帳號佔47%、使用者行為具高風險者佔38%、違反郵件安全規範而導致系統遭感染佔32%、密碼帳號權限遭破解並盜用佔29%、設備遭植入殭屍網路佔9%。根據上述測試,近4成使用者是新興數位攻擊的高風險族群,在強調經濟規模與特定目標的前提下,資料已成為更勝於金錢的勒索標的。同時據統計,使用者被駭客攻擊後平均需243天才會發現[2],然而攻擊者只需80-100小時,就可讓發送攻擊來源消失且順利取得使用者的資料,攻擊型式變化的速度已非傳統防護模式可抵禦。 「網路犯罪(Cybercrime)、駭客主義(Hacktivism)與恐怖主義(Terrorism)有一個共通點即為沒有規則可循,其所驅動的網路犯罪與攻擊,已在全球造成近1兆美元的損失,因而減損的生產力產值每年也高達3兆美元[1]。舉例而言,惡意軟體的攻擊成等比級數成長,光是行動惡意軟體數量就成長了250%,指向式攻擊頻率也增加了5倍;身份遭剽竊的數量也高達7,700萬筆。」微軟亞洲首席安全顧問皮耶‧諾伊 (Pierre Noel) 表示,「即便是守備嚴密的美國軍方與國防部都無法在資安攻擊中倖免於難,光是美國軍方約聘人員便有90,000筆E-mail 遭竊、美國國防部更有24,000個檔案遭竊,顯見資安攻擊的目標愈來愈特定也愈具經濟規模。」 無論是BYOD、BYOC、物聯網感測裝置或行動裝置,僅針對裝置進行安全防護已無法抵擋資安攻擊的無孔不入。此外,隨著社群網絡與相關應用興盛,工作與私人領域的界線日漸模糊,使用者的行為反而更顯重要。如何從下而上築起資安的防線,透過科技輔助重塑資安企業文化,將是高階經理人責無旁貸的管理課題。 微軟亞洲首席安全顧問皮耶‧諾伊 (Pierre Noel)表示,「針對規模與影響範圍日漸擴大的資安攻擊,我們提出了四大主要防範原則:治理(Governance)、可課責性(Accountability)、與企業文化相容程度(Compatible with the Culture)與動態的風險管理(Dynamic Risk Management);以及三大管理方向:一、管理來源多且量大的資料、二、從個人層級管理使用者行為與;三、從多元存取點進行管理。這些原則也鼓勵企業在既有的企業文化內,推動使用者資安意識提升並進而改變使用者行為。」 根據國際知名研調機構 Gartner 所預測,資訊安全科技與服務的全球市場規模將在2020年超過1,200億美金。微軟身為提供全方位資訊解決方案的技術廠商,在資訊安全上持續不斷的投資與研發,也創造了不少獨到優勢,例如:微軟在全球有100萬台以上伺服器,可獲得遙測數據進行分析,預先防範攻擊。此外,微軟也是僅次於美國國防部,最常遭受網路攻擊的對象,也使微軟在防堵攻擊上的技術與策略有更豐富的經驗與獨到見解。除了致力防守資安漏洞外,微軟進行高可信度電腦運算 (trustworthy computing)工作已逾14年,其運行依循安全性、隱私安全、法規遵循與透明化等四大原則,不但是率先取得全球公認ISO/IEC 27018國際雲端安全標準的供應商,也獲得超過57%的財富500大企業採用。 「據統計,2015年台灣中大型企業有80.1%曾發生資安事件[2]。針對企業資安管理,以往都是CIO或CTO全權指揮,但面臨現在攻擊無孔不入、大小裝置都有可能遭受攻擊的資安現況,資安不但為CIO/CTO的關鍵業務執掌,也被視為是CEO關切的五大議題之一[3],顯見其重要性。」微軟全球助理法務長兼台灣微軟公共暨法律事務部總經理施立成表示,「在雲端應用布局是否能夠符合企業資訊安全策略與規範,進而促成企業轉型並提高生產力,有賴供應商善盡管理、監督與提供技術支援。因此,選用符合國際安全標準驗證的供應商,也可確保供應商能提供符合國際標準要求的資訊安全管理制度,協助企業從資訊基礎建設、裝置乃至使用者行為都能有效管理,預先架設完備的資安防護網。」 當企業面對愈來愈猖獗且具針對性、大範圍式的網路攻擊該如何因應?微軟亞洲首席安全顧問皮耶‧諾伊 (Pierre Noel)表示,因攻擊的層次不斷升高、範圍不斷擴大,企業除了從軟體、硬體與雲端都應採用符合國際安全規範的服務外,也應及早教育企業內部使用者不當使用行為的危害,才能有效控管資安風險,防護企業資安於無形,也防範資安攻擊於未然。 微軟全球助理法務長兼台灣微軟公共暨法律事務部總經理施立成說明面臨現在攻擊無孔不入、大小裝置都有可能遭受攻擊的資安現況,資安不但為CIO/CTO的關鍵業務執掌,也被視為是CEO關切的五大議題之一 微軟針對新世代的企業資安相關威脅,例如身份竊盜、資訊攻擊與入侵、持續性威脅等,強調需及早預防勝過事後應變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1. Windows 10提供了裝置安全、身份安全、企業資料保護與線上保護等解方案,例如Microsoft Passport 以雙因素認證方案登入Windows 10;另外,機密守衛(Credential Guard)可保護用於單一登入的使用者衍生憑證,保護敏感性資訊。 2. Microsoft Azure公有雲服務是業界唯一承諾最高等級99.95% SLA不停機保證,其Azure Security Center 服務,透過獨步業界的儀表板型式檢閱所有安全性狀態,使用者只要一眼即可確認安全性狀況達到迅速預防、偵測並回應威脅。 3. 甫於今年3月底在台發表的SQL Server 2016全面加密、 資料列層級的資訊安全與動態資料遮罩等特色,讓企業享有安全的資料新平台。 4. Microsoft Enterprise Mobility Suite 具有全方位跨平台資安防護,提供身分識別、裝置管理、應用程式管理、資料保護與威脅分析等防護,為企業提供全新3D立體監控、打造3A等級企業資安防護。 5. Office 365 的設計依據Microsoft安全性開發週期,在服務等級方面,Office 365透過深度防禦的方式,提供實體、邏輯和資料層的資安功能及最佳營運實務作法。此外,Office 365更提供企業等級的使用者和管理員控制功能,可更進一步保護企業的資訊環境。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台灣微軟公司 廠商網址:www.microsoft.com 廠商電話:02- 3725-3888
-
跨平臺戰略再邁一大步 微軟智慧雲加速推動台灣企業轉型
從製造業、金融業、電信業、流通物流業、到零售業,從市場行銷到客戶關係,數位化轉型正為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變革和衝擊。面對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社群和行動化趨勢帶來的挑戰,企業需要更主動地加速自身業務模式的轉變,而開發者和開發團隊的創新能力、交付能力,將決定企業未來的競爭力與面對競爭所具備的敏捷性與靈活性。 微軟總部全球資深副總裁潘正磊女士,繼去年來台分享「開放」與「敏捷思維」之後,今年再度來台,在「創新應用開發大會」上分享微軟跨平台與雲端創新的四大計畫,為企業帶來的商業價值:一、Xamarin為全球開發者創造行動跨平台發展的更多可能;二、支持多平台的.NET Core開源架構,以前後端一致開發倍增生產力;三、Azure智慧雲,更容易實現雲端的企業應用開發創新;四、以DevOps開發維運一體化,打造高效、敏捷、高品質的交付能力。藉由從前端的作業系統、Azure智慧雲端、到開發工具的跨平台開源計畫,具體實現協助企業的開發團隊更快速地完成各種創新應用,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市場競爭力。 隨著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物聯網及社群的崛起與演進,加上互聯網的市場商機方興未艾,全球正掀起轉型浪潮,企業中的開發團隊更成為帶動企業轉型的重要角色,快速完成為客戶量身訂做的需求,才能在競爭潮流中脫穎而出。在行動優先、雲端至上(Mobile First, Cloud First)的方針之下,Microsoft Azure智慧雲提供了各種開放服務,並能支援微軟以外的多種技術,更在執行長Satya Nadella喊出「Microsoft Loves Linux」之後,積極協助技術人員將Linux導入Microsoft Azure平台,顯示微軟在開源與開放的決心,致力為廣大的開發者提供快速且整合的作業平台。 「開發團隊的創新能力,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競爭力;開發團隊的交付能力,決定了企業面對競爭的敏捷性與靈活性。」潘正磊表示:「企業最關心的是如何運用最短的時間與最低的成本,提升新的商業價值與用戶體驗。做為全球唯一提供完整開發技術的雲平台,Microsoft Azure及微軟的開放開源計畫,讓客戶在系統的開發與部署上擁有更多的選擇與彈性,不論是前端的作業系統、雲端平台或是開發工具,微軟都提供開源與跨平台的多種技術,能幫助開發團隊完成更多高價值的創新任務。」 微軟公司大中華區雲平台應用開發高級產品經理胡德民說明,微軟各種的開發工具搭配整合平台,絕對是企業實現數位轉型目標最好且最快速的雲端服務構建解決方案 微軟的開源政策,致力於打造跨系統(Any OS)、跨平台(Any Platform)、及跨開發語言(Any Programming Language)的開放環境,讓開發者只要使用單一的程式語言,就可以開發出能夠在不同平台上運作的應用系統。在潘正磊所帶領的團隊努力下,透過Xamarin、.NET Core、微軟Azure智慧雲以及DevOps開發維運一體化等四大計畫,具體兌現「擁抱開放」的承諾,並落地為企業客戶實現前後端系統一致化的研發管理,有效降低跨平台系統的開發人力成本與交付時間。 微軟在今年3月完成收購Xamarin是全球開發者共同關注的話題,這也是微軟為全球開發者拓展行動跨平台開發前景的重要計畫。各個版本的Visual Studio都將整合Xamarin功能,包括免費的Visual Studio Community版,此外還有供Mac用戶免費下載的Xamarin Studio Community版。藉由高階的Visual Studio Enterprise版本,企業更能夠一步邁向行動DevOps的新領域。 以往企業對於不同平台必須使用不同的開發技術與工具,不僅難以掌握開發過程與時程,在人才的訓練與招聘亦遇到相當的困難。Xamarin的併購讓微軟開發技術擁有橫跨 Android、iOS、Windows三大平台的行動開發能力。根據一份針對開發者的調查 顯示,Visual Studio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已達35.6%,為開發者首選的開發工具,並擁有最大規模的開發者社群。因此,在Visual Studio中整合Xamarin,能為開發者帶來最廣泛的便利,降低了每位開發者為每個平台開發應用的門檻,開發者也無須再支付Xamarin之使用費用,即可直接運用C# 語言為iOS、Android、Windows開發真正原生體驗的應用,大幅降低了開發團隊的技術成本。 面對雲端運算與行動裝置趨勢興起的新興物流服務挑戰,嘉里大榮需要能夠快速完成客戶下單及內部管理的App,開發跨Android 與iOS平台的App成為嘉里大榮的當務之急。「對外,我們需要快速且靈活地提供客戶所需要的App;對內,開發工程師可以只用一種開發語言就完成內部所需的管理平台系統。」嘉里大榮物流公司資訊處副處長陸浩翔表示:「原本的開發團隊都是使用Visual Studio平台及C#語言進行系統開發,Xamarin讓開發工程師可用熟悉的C#語言,在一個月內開發完成一個跨不同平台的App,不僅降低了重新學習新程式語言所需負擔的成本與開發時間,也讓嘉里大榮可運用有限的開發人力,快速反應客戶的需求。」 .NET Core無疑是Build 2016開發者大會的另一個受到關注的議題。自2014年微軟宣佈.NET開源後,即全力推動.NET Core運作的跨平台發展,讓廣大的開發者可以在Windows以外的系統環境中,複製或者延續他們在.NET技術上的投入和累積。 .NET Core是.NET 架構最核心的部分,在包括了程式設計語言的編碼器及運行環境的基礎上,加入了對ASP.NET Core 以及對通用Windows 應用(Universal Windows Apps)的支持,重新封包成一個輕量化、模組化的框架。.NET Core從一開始就是為開源、跨平台所設計,所有 .NET Core 的原始程式碼均已公開在 GitHub 上。.NET Core的跨平台特性讓.NET得以運行於Linux和Mac系統環境,因此可以在跨平台開發場景中,實現前後端的開發一致性,提升開發效率。 網易遊戲最新推出的行動遊戲《絕代雙驕》就選擇了.NET Core作為主要的技術架構。「這款遊戲採用了同樣是.NET基金會成員的Unity引擎開發前端(用戶端),而透過.NET Core架構開發後端(伺服器端) 並順暢運行在網易的Linux伺服器上。」網易公司雷火遊戲事業部產品總監周鋒表示:「以前,需要分別使用2種開發語言進行前端和後端的開發,其中需要大量的業務邏輯轉換工作來實現前後端的對接。現在,.NET開源直接實現了前後端的一致開發,從而將人員和時間減少了30%,而且其單一伺服器就能支持1萬人同時線上遊戲的效能,完全滿足了遊戲運行的需求。」 身處在行動優先(Mobile First)、雲端至上(Cloud First)的世界,微軟不但打造了行動端的跨平台開發工具,更在雲端提供了多樣化的服務,為開發者實現高效的創新。微軟是唯一能夠全面滿足每家企業、每個開發者多樣化需求的雲服務供應商—從核心的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 到平台即服務(PaaS),再到軟體即服務(SaaS)—並且支援使用任何語言為任何平台進行開發。微軟智慧雲Azure已經覆蓋全球30個區域。其超大規模優勢讓開發者和企業能夠集中精力去創造新一代的精彩應用,而完全不必為底層的雲基礎架構與眼花撩亂的技術標準費心。全球前500大企業中,已有85%企業使用Microsoft Azure服務。 Azure具備了許多整合式的創新服務,開發者可自由地在雲端平台上建構包括物聯網IoT、串流媒體Media Service、社群媒體的大數據分析…等各種應用與服務,無須擔心整套程式運作所需投入的軟硬體成本。透過開放的雲端平台,企業任何的創新技術與想法皆能輕易實現,因此大幅降低企業轉型之門檻。 Azure IoT服務建構端到端的物聯網解決方案:要建構端到端的物聯網解決方案,需要涵蓋多種不同的技術:從設備的連接、管理到資料接收和資料流程的處理,從結構化資料到非結構化資料,從資料儲存到資料處理,從事件監測到資料洞察—這些都需要掌握大範圍架構與服務設計的能力。針對物聯網應用情境,微軟智慧雲Azure提供了Azure IoT Hub、Azure IoT Suite、HDInsight等一系列相關功能和服務。以此為基礎,微軟提供了完善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架構設計模型,包括如何設計命令與控制,如何設計即時監控的數位儀錶板機制,以及如何利用HDInsight與機器學習來萃取資料洞察等。微軟的技術和經驗可以幫助企業研發團隊大幅簡化建構端到端物聯網平台的過程。 Azure Media Service實現端到端的串流媒體服務 :Azure Media Service 是一組功能豐富的串流媒體服務,可以讓企業建立自己的線上串流媒體平台,提供現場直播或是隨需點播服務。Azure Media Service提供了涵蓋多媒體編碼、動態封裝、DRM版權保護、媒體索引和搜尋以及跨播放機調配的眾多技術與功能。利用這項雲服務,無需成為專家也能按照實際業務需求,搭建起自己的網際網路串流媒體服務。 HDInsight加速雲端的社群媒體大資料分析:微軟智慧雲Azure 提供了一系列可以用來蒐集、儲存和處理社群分析及資料洞察的雲服務,包括平台級別的Azure Mobile Services、Azure Web Sites、Azure Social Engagement、HDInsight等。 行動網路的快速發展給企業應用開發帶來了極大的壓力,「迭代運算」、「敏捷開發」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門話題,DevOps開發維運一體化,也因此成為軟體工程領域最流行的趨勢。今天企業的創新想法與優勢,需要開發團隊更快速地實現出來;而開發團隊也認識到,當他們實現敏捷轉型之後,將在企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成為網際網路競爭中的關鍵價值。因此,DevOps,不僅是單純地縮短開發過程、實現頻繁的交付,更要隨時聽取維運部門、業務單位與客戶的回饋,對產品進行快速敏捷的改進和更新。 為了幫助開發與維運團隊順暢對接,實現持續交付、持續監控、持續學習與進化,在Visual Studio 2015 以及 Team Foundation Server中增添了許多革新性的功能。以 Scrum 的敏捷反覆運算開發方法為基礎,能夠快速幫助用戶推進軟體發展過程。「從敏捷專案規劃、統一進行版本管理、版本比較、進行各種測試與品質管制、自動化佈署與交付,推進到開發過程與維運階段的雙向管理,落實軟體發展的生命週期管理,提高團隊協作效率,」潘正磊表示:「這是微軟全球開發團隊我們真正自己在用的東西,融合了所有微軟敏捷轉型的成功秘密,相信一定能幫助企業客戶實現開發維運一體化,深化專案管理透明性與可預測性,獲得更大的成功!」 在DevOps開發維運一體化的過程中,微軟 智慧雲Azure是重要的加速器,它提供了雲端的測試環境,可以方便地進行壓力測試、維運監控等功能。借助Visual Studio Team Services,開發者更可以利用雲端的開發平台,加速DevOps轉型。 針對跨平台行動應用的DevOps,Xamarin的跨平台行動研發技術體系已經融入Team Foundation Server,可以覆蓋從敏捷的反覆運算規劃、增量交付、持續整合、自動化測試到交付部署的全部過程。根據IDC 2016年全球雲端市場上IT趨勢預測報告顯示,2018年將有60%以上的新應用程式,為了實現更快的創新及商務的機敏性,而使用雲端服務,及雲端本機應用架構,這項數據足以顯示DevOps目前的成熟化趨勢及其所提供的開發維運一體化功能,將為企業提升產品的品質與系統的交付效率。 今天,微軟的使命是幫助全球的每一個人和每一個組織,都能實現更多、成就更大。而微軟開發平台要做的,是為每一位開發者、每一個平台帶來靈活、高效、前景廣闊的新工具、新服務、新可能。從Xamarin到.NET Core,從微軟雲上的開發平台和服務,到創新的DevOps模式,微軟希望能為全球的開發者、合作夥伴和企業提供更廣泛的選擇與靈活性,讓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創意,共同開闢更廣闊的未來。 微軟持續將一塊塊技術拼圖建構出完整的開源戰略,致力為開發者打造彈性智慧的平台,在技術已然成熟並交付企業端之下,為台灣產業創新提供更多支援,降低企業開發時間和成本。潘正磊女士身為微軟公司華人女性最高主管,率領全球逾兩千位頂尖雲端架構師與開發工程師,致力提供更加完整、跨平台、快速且簡易的開發平台,攜手企業夥伴創造更高的商業價值,為企業轉型注入創新的力量。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台灣微軟公司 廠商網址:www.microsoft.com 廠商電話:02- 3725-3888
-
Crucial 發表:32GB DDR4 16Gb 型 VLP RDIMM 和 64GB DDR4 16Gb 型 LRDIMM 伺服器記憶體
Crucial 是全球領先業界的記憶體和儲存升級品牌,今日發表兩款伺服器記憶體新產品組合:32GB DDR4 VLP RDIMM 和 64GB DDR4 LRDIMM。透過實作雙重堆疊的 8Gb DDR4 DRAM 晶粒所組成的單片 16Gb 元件,其設計目的是要做出更高密度的模組,且速度高達 2400 MT/s;新的 DDR4 伺服器記憶體模組能夠增加記憶體密度、效能和頻寬。 32GB VLP RDIMM 是 Crucial 提供給該模組尺寸中,最高密度的伺服器記憶體模組,且只有標準 RDIMM 模組將近一半的高度 (比標準尺寸模組短 40%)。這批高密度的模組,有助在不影響效能的前提下,啟用記憶體密集的系統 (例如刀鋒伺服器和迷你伺服器)。此外,在高度受限的系統中,還可以將其以 90 度角安裝在主機板上,提升通風效果以維持系統冷卻。 64GB LRDIMM 是 Crucial 所提供最高密度的伺服器記憶體模組,且其增加了與 LRDIMM 相容系統的容量。該模組利用記憶體緩衝區晶片,在伺服器上只佔用單一邏輯Rank數,進而在不降低記憶體頻寬的前提下,讓每個通道能夠容納更多 DIMM。 Crucial 的全球產品行銷經理 Michael Moreland 表示:「Crucial 最新加入到 DDR4 伺服器記憶體陣容的,是我們現今所提供最高密度的記憶體模組,且其增加了每台伺服器所能安裝的記憶體;這批新的伺服器模組,提供需耗用大量記憶體的應用程式 (如資料分析和模型化) 所適用的密度等級,以及滿足超大型環境的需求。」 32GB DDR4 16Gb 型 VLP RDIMM 和 64GB DDR4 16Gb 型 LRDIMM,已針對最新的 Intel® Xeon® 處理器 E5-2600 v4 產品系列做過最佳調整,可讓貴公司充分利用新一代的部署。這兩款模組可在www.crucial.com,以及透過特定的全球合作夥伴購買。所有 Crucial 的記憶體還享有終身有限保固。如需更多有關 Crucial 所提供的伺服器記憶體相關資訊,請參訪http://www.crucial.com/usa/en/memory-server。 · 利用由兩個堆疊的 8Gb 晶粒所組成的 16Gb 元件,來實現更高密度的模組 · 每個通道安裝了更多 DIMM,改善了記憶體尺寸、頻寬和效能 · 以更高密度的模組,簡化地升級資料中心 · 速度為 2400 MT/s · 已針對最新的 Intel® Xeon® 處理器 E5-2600 v4 產品系列做過最佳調整 · 享有信賴計劃 (Reliance Program)1和終身有限保固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Micron Technology, Inc. 廠商網址:www.micron.com 廠商電話:400-921-0282
-
儲存容量35年以來提升160萬倍 希捷以SMR、氦氣填充、HAMR擴展儲存技術極限
調研機構IDC預測2020年全球產生的資料總量將逼近44ZB (Zetabytes)。縱使許多人聲稱快閃儲存 (flash) 將是資料爆炸的最大受益者,但希捷認為HDD不僅會和SSD並存,兩者更將互補,就像磁帶在過去並沒有被HDD取代一樣,時至今日仍是非常可靠的儲存技術。然而,現今最普遍的垂直寫入技術技術(PMR),雖然仍非常穩定和快速,卻已面臨其物理極限,無法追趕上不斷增長的儲存需求。因此,希捷持續開發新技術,除了提升儲存密度和容量之外,也力求輕薄的硬碟機身和低能耗。在新興的HDD技術中,能夠回應未來嚴苛的資料儲存需求的儲存技術包括疊瓦式磁記錄 (Shingled Magnetic Recording, SMR)、氦氣以及熱輔助磁記錄技術(Heat-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 HAMR)。 隨著被產出、使用和儲存的資料成指數型成長,今日高容量硬碟所普遍使用的PMR技術,最終將會因物理限制而在磁錄過程中面臨儲存容量不足的問題。提升硬碟技術的主要挑戰之一便是磁錄密度的增加,意即在一定範圍可以儲存的資料位元量,或者實務上一個裝置可以塞入的資料量。這也是為什麼希捷在部分產品已開始採用SMR技術,SMR技術能夠透過磁軌的互相堆疊來達到更高的磁錄密度,如同交疊的屋頂瓦片般,能夠在相同的空間內寫入更多的資料。由於硬碟磁頭的讀取元件比寫入還小,資料仍然可以從變窄的磁軌上讀取,且不會影響到資料的完整和可靠性。 希捷於2014年率先發表SMR技術,不到兩年的時間,便將SMR技術挺進資料中心,為全球許多頂尖企業提供服務。舉例來說,百度就採用希捷的Archive HDD來設計和開發機架式伺服器,透過SMR技術取得高容量和最低的每TB成本,成為百度的線上資料歸檔解決方案。由於此硬碟較其他企業級產品功耗更低,並產生更少熱能,因此其總持有成本也相對較低。 到了2020年,預計EB(Exabyte)級雲端資料將佔據整個資料中心市場空間的百分之六十。隨著資料複雜度的提升,使用者的需求也變得更加多元。希捷觀察到,有些特定的雲端資料中心客戶已越來越重視如何在不損及效能的情況下,降低大型儲存容量的重量和能耗。而氦氣儲存成本雖然較高,但是卻能夠從節省下來的電力和重量開銷獲得補償,從而優化雲端資料中心的總持有成本。 希捷投入多項創新以確保氦氣硬碟能夠被完全密封,例如透過數位環境感應器測量裝置內的濕度、壓力和溫度,以提升產品的可靠性。此解決方案已獲得市場上包括華為和阿里巴巴等主要資料中心客戶的高度支持。 在SMR、氦氣和快閃技術竄起的同時,工程人員仍尚未窮盡HDD的所有潛力。HAMR技術將讓我們見識到每平方英吋達到5Tb儲存容量的威力。目前在HAMR技術的高階研發進度中,能夠將一個小小的雷射頭整合至HDD中,在寫入之前先加熱每一個資料位元,硬碟寫入的位元便會越小,每平方英吋1Tb的磁錄密度就可提升至5Tb。 希捷的HAMR技術不僅止於研發,產品問世已指日可待: 希捷於2015年初便已展示此技術可靠的儲存資料能力 希捷的原型HAMR硬碟的諸多零組件與現有的硬碟相同 寫入用的磁頭所採用的技術與現有HDD產品相同,只是稍加修改以納入光學元件 希捷預計於2018年推出第一台HAMR產品 此外,希捷亦持續投入大量心力同時研發HAMR和BPM (Bit Patterned Media) 技術。希捷認為這兩項技術有極高的重要性,且具有相輔相成的潛力,因此希捷正極盡所能地尋找結合兩者的方式,以開發我們稱之為熱點磁記錄 (heated-dot magnetic recording)的HDMR技術,以提升HDD的儲存容量至每平方英吋10Tb。而這些只是希捷持續探索儲存技術的幾項重要研究領域之一。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Seagate 廠商網址:www.seagate.com 廠商電話:0800666910 / 0026564852612
-
WESTERN DIGITAL CORP與VERITAS 推出私有雲端備份解決方案, 提供具成本效益的動態關鍵商業資料留存服務
協助全球駕馭數據資料力量的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 (NASDAQ:WDC) 與 Veritas Technologies宣佈 HGST 動態歸檔系統 (HGST Active Archive System)已獲得 Veritas NetBackup™ 企業資料保護軟體的認證。 此合併式解決方案的原生組態與管理可提供物件式儲存容量擴充,並運用符合經濟效益的私有雲,降低備份複雜度。企業用戶可大幅降低管理成本與基礎架構負擔成本,包括磁帶管理、磁帶輪換,以及異地儲存與擷取資料等相關的高額成本。 Veritas NBU 產品管理部資深總監 Brian Greene 表示:「HGST Active Archive System與 Veritas NetBackup 解決方案協助客戶保護任何工作負載,並因應客戶的資料 SLA提供最佳化、可擴充且易於管理的儲存解決方案。 在資料量持續擴張的情況下,公司除了保護資料外,還需要降低成本。HGST 作為其中一個最早獲得 Veritas 認證的物件式儲存平台,透過與 HGST 的技術整合,HGST Active Archive System讓客戶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私有雲端解決方案的部署。 此合併式解決方案不但降低複雜度,還能以符合經濟效益的方式,讓更多資料長期性保存在磁碟上,讓企業更快體現其價值。」 WDC 的 HGST Active Archive System是一個易於部署、與 Amazon S3® 相容的橫向擴展物件式儲存解決方案,可用容量從 672 TB 擴充至 28 PB。此系統運用企業級的 HelioSeal® 氦氣充填磁碟技術和端對端的最佳化軟硬體機制,提供業界最佳的容量、密度與TCO,具有與傳統磁帶及雲端基礎架構相逕庭的經濟效益。 系統採用分散式清除碼編寫,即使整個資料中心停機情況下仍可倖存,不論在何處均維持全球一致的檢視與資料存取性。 WDC 資深副總裁Dave Tang 表示:「Veritas NetBackup 認證是我們備份及歸檔解決方案策略的一大基石。透過原生的 HGST Active Archive System整合,私有雲端解決方案現在也能提供公共雲端備份的 TCO 與彈性。HGST 與 Veritas 攜手合作,推出頂尖的基礎架構,解決備份的挑戰,同時保持資料在線上的可用性。」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 HGST 廠商網址:www.hgst.com/activearchive
-
2016 Japan IT Week 與永擎電子ASRock Rack一起探究HPC硬體架構新潮流
隨著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的興起行動裝置、物聯網及多媒體影像的普及,乃至人工智慧的突破,HPC(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需求正逐漸擴充,由華擎科技成立的子公司永擎電子選在東京Janpan IT Week發表最新HPC servers,主打使用HPC運算的企業市場。Japan IT Week為日本最大IT資訊展,吸引來自全球各地廠商及各國知名品牌加入,帶動龐大經濟效益。永擎電子於2013年成立至今,在伺服器市場小有成績,成功建立全球銷售通路。 永擎電子在3年內相繼推出多款HPC應用伺服器如3U8G-C612、2U4N-F等,本次首度展出刀鋒型Micro Server 3U16N,3U高度搭載16個節點,同時內建PCIe Switch做multi-root I/O虛擬化(MR-IOV),共享高速頻寬,適合處理多核心HPC運算資料傳輸。每個節點搭載Intel ® Xeon ® D處理器,高端的micro server架構也適用於關鍵性網路服務伺服器(critical web service)。 此外,為發揮承襲自華擎科技的主機板研發實力,永擎在攤位上也會展出搭配各種處理器伺服器主機板涵蓋Intel ® Xeon ®, Xeon ® D及Skylake,以供應日新月異的市場應用。 永擎電子的攤位在東京有明國際展覽中心東館Data Storage Expo(DSE)#E35-10,歡迎蒞臨參觀!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永擎電子 廠商網址:www.asrockrack.com 廠商電話:02-55538790
-
六項世界紀錄與評比肯定 Lenovo伺服器再獲客戶滿意度與可靠度第一
Lenovo聯想與Intel同步發表,推出一系列搭載Intel® Xeon® E5-2600 v4處理器的Broadwell系列伺服器產品。全新系列產品由Lenovo全球x86伺服器台北研發中心統籌資源及研發資源進行設計,為中小型至大型企業提供雲端存取、虛擬化與大數據分析的解決方案。透過更可靠的x86伺服器架構、優化數據中心業務流程、強化性能與預測故障分析,幫助企業簡化IT管理、降低營運成本及提高運作時間。 同時,新型集中化資源管理解決方案Lenovo xClarity大幅減少複雜工作,讓使用者更快速輕鬆地部署基礎架構,透過集中式管理節省商業成本。 Lenovo致力研發基礎架構解決方案(Infrastructure Solution),提供全系列伺服器產品,滿足客戶不同資料中心的需求,協助客戶開啟資料中心潛力 (UNLOCK YOUR DATA CENTER),根據ITIC 2015-2016年全球伺服器硬體可信度報告指出,Lenovo伺服器連續三年排名第一,獲得最高可信度的評價,而依據美國科技商業研究(Technology Business Research, TBR) 發表2015年第四季調查顯示,聯想也連續第四季榮獲x86伺服器客戶滿意度第一名,除此之外,Lenovo伺服器更創下多項世界紀錄與評比,包括獲得x86 雙處理器虛擬化工作負載(x86 2 processor virtualized workloads)、雙處理器資料庫工作負載(2 processor database workloads)、伺服器與儲存系統每瓦數效能虛擬化工作負載(server & storage performance per watt for all virtualized workloads)等等,此次推出的Broadwell系列幫助客戶極大化提高數據中心的運行時間,透過簡化IT管理及融合管理軟體xClarity,能幫助客戶輕鬆管理大量資料,加快商業決策。 Broadwell系列比前一代產品多出 22% 的核心數,較前代提升44%性能表現,可執行更多的虛擬機器和工作負載。內存速度也提升12%, Hadoop 性能速度提升23%,加上快30%的數據加密,為講究效率的企業客戶節省更多時間。除透過業界領先的可靠性與實用性提升運行時間外,Broadwell產品配合智能節能功能與Lenovo xClarity,幫助客戶節省能源成本,進一步達到降低營運成本的目標。內建的IBM Security Key Lifecycle Manager及自我加密磁碟機(選購)提供企業級資料安全管理。 Lenovo伺服器同時搭配xClarity資源管理解決方案,所有Lenovo雙處理器皆可適用。透過自動化的探索、監控、韌體更新與規範、模式配置管理以簡化系統管理,Lenovo xClarity幫助使用者快速輕鬆部署基礎架構,加上簡化的儀表板導向圖形使用者介面,比傳統管理工具節省75%的時間與72%的操作步驟,更可透過APP軟體隨時隨地進行管理,大幅加強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Lenovo也與合作夥伴提出全面的解決方案組合和企業服務,包括雲端資料驗算、大數據分析、數據庫及虛擬化架構服務,包括VMware軟體定義數據中心及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OpenStack參考架構,幫助客戶進行雲端部屬。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荷蘭商聯想股份有限公司 ( Lenovo ) 廠商網址:www.lenovo.com 廠商電話:0800-000-702
-
強化玻璃與率性鋼板的完美組合,迎廣303 ATX 機殼強勢登場!
迎廣科技不但是電腦硬體的領導品牌和創新者,其出色的產品更多次獲得國際設計大獎紅點設計的肯定。今日在眾多玩家的期待之下,正式推出全新的 303。 時尚低調的美學設計,搭配高品質的用材。採用厚達3mm的強化玻璃側板和厚實的鍍鋅鋼板,簡潔俐落的前面板搭載專利背光的藍色Neon LED I/O面板,呈現簡約的時髦風采。更迷人的是303的售價,親民的價格讓迎廣的消費者們能夠輕鬆享受到高品質的優良機殼。 迎廣不斷創新、改革機殼的機能性,不斷地為當代的機殼設計立下新的標竿,而這次推出的303當然也不例外。303擁有免工具拆卸的側板、灰塵濾網和多樣的水冷選擇。 機殼上方可以支援多達3個120mm的風扇 (或是360mm的水冷排),底部亦可支援3個120mm的風扇,後方則可以支援1個120mm的風扇。除此之外,更可安裝高達160mm的CPU散熱器,提供機殼內部足夠的風量和絕佳的對流散熱環境。 迎廣設計團隊特地為303規劃出上置式的電源擺放設計,獨立放置於上方的電源 (可達200mm)和放置於機殼兩側的2個2.5”硬碟槽和2個3.5”硬碟槽,不但可以製造出流暢無阻的風流通道,更可以讓多餘的廢熱自側板上的特殊散熱孔散出。除此之外,增設的顯式卡支撐架讓顯示卡的安裝更加穩固,使用者可以放心放置高階顯示卡。 303共推出黑、白二色。支援ATX (12” x 10.7”), micro-ATX 或是 mini-ITX主機板,並擁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裝設多達7個的介面卡擴充槽和長達350mm的擴充卡。前方面板則是裝有2個USB 3.0、2個USB 2.0和HD影音插孔。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迎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www.inwin-style.com 廠商電話:03-322-9898
最多人點閱
- Microsoft Azure Certified for IoT 快速打造智慧物聯網
- SP廣穎電通將於德國2015 Embedded World展示全方位工控系列產品
- 英特爾舉辦亞洲區創新高峰會 促進台灣與全亞洲產業體系的創新發展
- IEM於台北國際電玩展熱血開打,購買Intel Core i5/i7處理器系列+SSD 750即得限量好禮
- 深根台灣成就萬物相聯 2015 ARM®新竹辦公室擴大營運暨亞洲第一座CPU設計中心開幕
- AMD發表全球首款GPU硬體虛擬化產品線
- PLEXTOR感恩節大回饋,M6V卡禮來雙重送!
- 希捷科技:2016年六大科技趨勢
- 台灣微軟攜手台大電機 高中程式夏令營獲佳評
- 台灣微軟與Lamigo聯手 應援總冠軍封王賽「Win for 10」!
- InWin 805 NVIDIA EDITION機殼爆紅,迎廣GeForce GTX特仕版機箱正式開賣!
- AMD獲選2015年道瓊永續性指數 連續14年榮獲此殊榮